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始建于1986年,前身是皖南医学院基础部,成立之初拥有15个教研室(解剖、组胚、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微生物、寄生虫、药理、生物、预防、体育、外语、物理、化学),2013年4月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学院荣获2023年度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医学寄生虫学党支部2024年获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023年获安徽省“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人体解剖学党支部2023年获安徽省“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党委2024年获校第二批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单位。2名党员获安徽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目前,学院下设9个教研室、3个实验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与芜湖市共建螨类检验与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代管安徽省红十字会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现有1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和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病原生物学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每年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约60人。2022年基础医学一级学科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分子医学基础与转化)2024年获批省级特色学科。建有3个科学研究机构(蛇毒蛇伤研究所、肿瘤微环境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整合形成“神经退行性病基础与转化医学”、“分子医学表观调控”、“蛋白质结构与肿瘤”及“表观基因组学与疾病发生”等科研方向,以及电镜中心、科研共享平台等公共科研平台,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一千余台(套),总值近亿元。近五年,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在《Aging Cell》、《Cell Reports》、《PNAS》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牵头制定我国日化行业首个衡量日化产品驱螨、抑螨和杀螨性能行业标准。

学院年均承担全校各专业层次约4万学时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任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病理学》和《免疫学》)、省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课程思政本科和研究生示范中心各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4人、教坛新秀6人,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项、参编10项。近五年,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含研究生)二等奖及以上12项,学院获评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工作优秀单位。在教学硬件方面,现有教学实验楼2栋,总面积约4000㎡,已建成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开放实验室、人体机能学实验室、基础医学VR实验室、信息化集成化机能实验室、数码显微5G无线互动实验室、层流新风系统环保实验室和虚拟解剖学实验室等具有国内领先条件的教学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专职教师118人,包括教授及研究员31人、副教授58人、博士61人、硕士生导师55人。拥有省“特支计划”高校创新领军人才、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省高校杰青、省高校优青等人才称号7人,获安徽省金牌职工、2023年度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工信部省级先进个人各1人。近三年,学院人才引育成效显著,柔性引进国家杰青3人、优青1人,四类人才3人、五类人才2人、博士17人。

立足新时代,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学校“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秉承“尚德 尚学 求真 求新”的院训,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评价为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着力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奋!


(数据更新至2025年02月20日)

地址:中国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区文昌西路22号

联系电话:0553-3932459 ,邮编:241002                        

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8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Wannan Medical College